
上海配资网
金秋揽才正当时!近日,2025“智荟湾心・博创未来”博士团招才引智系列活动(先进技术产业专场)考察交流活动在广州南沙举行。自开办以来,揽才行动累计开展“走出去”活动25场次,向超千名境内外博士宣传推介南沙;开展“请进来”活动9场次,超200名境内外博士团师生到南沙实地调研,吸引近20名博士及项目落地南沙。
本次活动由粤港澳人才协作办公室、广州南沙开发区人才发展局主办,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后科技创新(南沙)公共研究中心承办,以“精准对接、双向赋能”为核心,涵盖海内外多所高校、就业创业人才全覆盖、校地企深度绑定三大亮点凸显,为南沙产业升级与人才高地建设注入新活力。
据悉,为期三天时间,博士团先后走进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南沙)、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广东中科凯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越秀ipark南沙产业园、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霍英东纪念馆,全方位感受南沙的城市魅力、产业活力和人才温度。
阵容实力强大,契合先进制造产业所需
作为南沙“请进来”招才引智模式的重要实践,本次活动精准锁定海内外高端人才资源,前期通过“走出去”赴重点高校宣讲造势,吸引超200名博士博士后人才报名。
本次活动博士团阵容亮眼,不仅有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等境外高校的博士人才;还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内地顶尖高校的博士博士后,专业覆盖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水产养殖、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多个前沿领域上海配资网,与南沙“8+2+3”现代化产业体系高度契合。
在这次参加“请进来”调研团的博士中,还有一位是南沙的“熟人”——来自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应届博士周钦茂,他去年夏天通过“清北计划”在南沙度过一个月的实习期。“去年暑假,我和清华、北大的其他同学一起来到南沙,我是在南沙开建集团产发公司实习了一个月,跟进产业园开发的项目。当时就觉得南沙特别好,特别舒服,不仅有高大上的产业,也有烟火气的生活,晚上和朋友们沿着蕉门河散步,看到大家都很投入地跑步、骑行、唱歌,也去逛了很热闹的夜市。这里和别的地方不一样,让我有安定的感觉,所以今年早早报名‘智荟湾心・博创未来’博士团招才引智系列活动,瞄准了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来之前就递交了简历,希望可以尽快达成双方的意向,毕业后立刻到南沙来工作生活。”周钦茂如此表示。
专业结构多元,对接实习就业创业所求
此次活动,博士团人才结构多元,既包括深耕专业领域、寻求优质就业平台的传统型博士,也有携带技术成果、意向落地创业的创新团队。
针对不同人才需求,南沙精准推送政策“大礼包”:到南沙做博士后可享最低126万元政府补贴;创业人才可申领最高100万元留学归国创业支持、30万元博士团队创业资助。全方位的保障体系,让无论是求职还是创业的人才都能找到归属感。
活动中,博士团师生听取南沙人才政策与博士后专项政策。从 “大专生一张床、本科生一间房、博士研究生一套房”的住房保障,到本科生1000元/月、博士4000元/月的落户补贴,再到境外高端人才15%个税优惠、港澳居民税负差额免征等政策,让考察团成员深受触动。
“早就听说南沙是大湾区的‘未来之城’,这次实地走访才发现,这里的产业布局和政策支持比想象中更给力!”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张洪箔博士表示。张洪箔的研究领域是旅游心理学与目的地品牌,经过三天南沙走访后,他得出一个结论:南沙的高端旅游发展,必须从“资源导向”升级至“心智导向”,为湾区青年打造一个“可沉浸、可共鸣、可分享”的高品牌价值精神栖息地。
除政策宣讲,会上,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和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有关负责人分别推介了各自的单位及岗位。活动还提供“一对一”个性化对接服务,根据博士人才的意向单位和专业方向,精准匹配区内企事业单位资源。后续,南沙还将持续跟踪对接情况,为有意向的人才提供实习就业、创业落地等全流程支持。
搭起人才鹊桥,引育留用成效显著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留得住”的引才模式,南沙在今年秋招时间“走出去”到港澳地区、山东地区等境内外多所高校开展招聘宣讲会,向众多博士宣传推介南沙,为各高校与区内单位建立人才交流桥梁。
据了解,本次“请进来”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团队组团赴南沙,与广州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围绕水产养殖、渔业资源等专业领域开展专场对接。双方就人才联合培养、科研成果转化、产业技术升级等议题深入磋商。
南方+记者 吴冠霖
通讯员 叶柏良
嘉喜网官方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